草地生态重点实验室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 页 >> 新闻动态 >> 继侗生态与环境前沿论坛(四)

继侗生态与环境前沿论坛(四)

时间:2018-05-17    作者:冯刚

201851414:30,实验室举办的继侗生态与环境前沿论坛(四)在内蒙古大学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顺利开展。彭少麟教授(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陈小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赵新全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所长)和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此次论坛,论坛由李永宏教授(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主持。

1.jpg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李永宏教授主持

李永宏教授首先介绍了“继侗生态与环境前沿论坛”, “继侗生态与环境前沿论坛”是生态与环境学院的高端学术系列论坛。论坛以邀请国内外生态与环境学科领域著名学者做学术报告为主要形式,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论坛冠名“继侗”以纪念我国现代生态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李继侗教授。1957年李继侗教授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将他在北京大学创建的生态与地植物学教研室移植到内蒙古大学,是内蒙古大学生态环境资源学科的缘起。随后,李永宏教授介绍本期论坛的嘉宾,并宣布论坛开始。

彭少麟教授通过恢复生态学的角度,结合全球变化介绍了植被演替与植被的生态恢复对农林业的影响。提及几种演替驱动力假说:竞争假说、环境变化适应假说、化感驱动假说等。“变化世界中的生态恢复是对世界未来的恢复”,彭少麟教授一直致力于应用恢复生态学恢复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入侵地。例如用卫兵植物抵御外来物种的入侵,卫兵植物是基于环境效应筛选控制入侵的土著植物,具有生态适应,卫兵的移栽不会对当地植物造成干扰。当形成稳定成熟的植被之后就不易受到入侵。

生境破碎是指大的生境破碎成为小的生境,生境越小,生物多样性越低,扩散可能会受限。岛屿是研究破碎化生态效应的理想体系,如海洋岛、路桥岛、生境岛等。陈小勇教授带领团队选取千岛湖作为研究对象,对扩散以及种群格局进行研究:一是研究扩散,采用标签法调查种子扩散,根据负密度制约机制进行调查(越靠近母体的存活率越低)得出以下结论,大生境可以观察到距离制约更新效应,但小生境不能观察到距离制约更新效应,如小岛,小岛上空间小,生活条件恶劣,所以靠近母体生境更合适植被生存。二是种群格局,陆生生态系统也存在下行调节,不止水生生态系统。从理论上讲破碎化有利于遗传多样性。

赵新全教授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由于草地不合理利用,三江源超过50%的草地处于退化阶段。过度放牧会降低牧草的生物量,使群落的结构发生变化,加上啮齿动物的入侵直接导致了草地退化。用四川方言来说,过度放牧就是“既费马达又费电”。赵新全教授从营养平衡、生产力、物种丰富度等进行研究,发现 “黄河源有待改善,长江源喜忧参半,澜沧江源相对完整”,并提出“适度放牧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围封对草原不利,应该对草地进行季节性保护,夏天取半留半,冬天可以全部使用;对草地进行区域划分保护,建立外围支撑区——传统利用生态恢复——核心保护区。

报告会后,嘉宾对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认真细致的解答,并与相关科研团队进行热烈的互动和交流。整场论坛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落下了帷幕。本次邀请到的嘉宾学术研究思路独特、高度创新,在其研究领域中独树一帜,极大的拓展了参会师生的科研思路和学术视野,赢得了在场师生的广泛认同。论坛结束,参会学者和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2.jpg

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彭少麟教授

  3.jpg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陈小勇教授

4.jpg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所长赵新全教授

 

 

 

 

 

 

 

 

 

浏览次数:

科学研究更多>>

新闻动态更多>>